這些年來,我跟一般的港人一樣對內地也不會積存特別好的印象,要是勉強形容,倒是想到吵、俗、髒、擠、粗…… 並非歧視,也非以偏概全,只是一個整體印象。就算是現在,經多年磨合,還是有好些人怕了返內地。當然,把為了稻粱謀的排除在外,也有某些人是特別喜歡北上的。
可是,不知何故,我發現自己近年來對內地不特別抗拒,當然絕非因為我開始認同並覺習以為常地接受他們那一套,也非純粹因為大勢所趨或潮流所致。我記得我第一次踏足內地,就是五年前到北京內蒙。或許正如加藤嘉一所言,中國這個社會,話題太廣,素材太大,現象太多,背景太深,不得不去觀察、去消化。
本著好奇,繼大半年前訪河原,早兩星期,到訪了商家立廠之地——惠州。最經濟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參加那些XX假期的旅行團(也是出於好奇)。你大概可以想像這種超值的旅行團通常都是充斥著那些優哉游哉卻又食玩蒲停不下來的精明中年女性,又名歐巴桑。她們會結伴伴伴,又或一家大小參加。因此我這種年紀出現在團中是異狀(笑)。
我常想研究這種旅行團的作業模式。究竟錢從哪裡賺來的?一團幾十人,一輛大旅遊巴,一個導遊,一個師傅,午晚早午四餐。住的溫泉酒店質素也不錯,不是說溫泉,而是房間。當然也會循例到手信店,不過我看賣不多。
上回去河原,六個多小時車程,你會感受到鄉村的偏遠。今回感覺很不同,一邊離開市中心,沿途都是廠,地方明顯先進了。個多小時的車程就到龍門的旅館,外觀不錯。晚飯後就按摩去,也循例泡了一會溫泉,對我來說,不過是暖水池。過後又食宵夜。只有出走,我才能放下一點重量,真正休息。
每遊中國都感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