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描述默片巨星George Valentin (尚杜加丹)由紅透半邊天至衰落跌宕的經過,面臨有聲片崛起,他逆流而上,自資拍默片,卻失敗下場,加上經濟大蕭條的打擊,落得一無所有,更盟生自殺的念頭。他的小影迷Peppy Miller (貝妮絲碧祖)卻在有聲片時代成為萬人迷女星,Peppy想扶助George,但他難以放下男人的自尊,兩人分歧日深。最終當然是大團圓結局,以歌舞片的興起作結。
全片的主角不是片中的默片巨星George,也非由小影迷搖身一變大明星的Peppy,而是電影本身,令觀眾置身一趟電影歷史的旅程。
不過,這並非我首次看默片了。第一次應該是大學二年級,上通識課電影藝術時,教授播了一套Battle Potemkin作為課程的開始。Battle Potemkin是一套於1925年由Sergei Eisenstein執導的電影,講述一班俄國叛軍反沙皇官僚的經過,充滿英雄主義的色彩,更重新定義蒙太奇,堪稱經典電影中的經典。
由無聲電影走向有聲電影,我們於《星光夢裡人》中見到擁抱新時代的熱情與捨棄舊時代的矛盾。舊日的故事內容、舊日的敍事方式、舊日的拍攝手法,何謂新與舊?沒有舊,何以有新?人類的前進的過程總是舊中帶新而結果總是新中見舊。時代的巨輪永不止竭,它最善於於新事物變得太濫因而開始變舊之時,又悄悄把舊得讓人遺忘的舊物捲土重來,裝「新」作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