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星期六

20140105 《惜。字。如。金》

不要錯過是日的鏗鏘集。
獻給所有愛文字的人。
獻給所有為文字工作的人。
獻給所有 與時並進的 人。

忘了是什麼時候開始,就很努力的抄,
把一切心愛的句子生字都一一摘錄下來。
在我的學習年代還有一種閱讀計劃,叫ERS
最初是很目的性的,為了溫習英語,
當時天真的我深信,
如果同一個詞,抄寫時碰上五次,
該會學慬罷,而隨之我的抄寫該會愈來愈少。
把空白的簿記一本本的填滿,極費心神,
雖不證明學到什麼,但心裡很滿足。

慢慢地,變得很病態,
甚至妨礙了我的閱讀進度,
曾經想放棄,
但我知這個陋習,
總會像回力鏢一樣回到身邊,
後來,我接受了,
這個抄錄的病更一發不可收拾地擴展到英語以外的園地。

正如小思說,
文字需要人的愛,長久而耐力的愛,
抄寫是一種感情的注錄,
是她永恆的記憶所在。

我看過的,讀過的,
好像只有透過這一場筆與紙之間的運動,
才能把書中的什麼凝住、收藏起來,
並把書中的光注入血液中。
因為這種收藏,讓我體驗到一種 的瘋狂。

最近,一個了解我的友人提到,
我應該花上很多時間來filing我的東西,
而且我收藏的只有增無減。

對。
我已經忘了我抄錄過多少本簿,
都雜亂無章的。
分中英文,有時是跟作者的,例如村上、董啟章,
有時跟功能類別的,例如社科、文化、哲學,
有時跟地理位置的,例如香港、台灣……

慢慢,
已經掂不出輕重,分不出什麼類別。
收藏過的文章,
文化翻譯哲學旅遊文學藝術社科……
它們是割裂的嗎?
不。因為知識從不割裂,
而我亦從不割裂 [多半是精神分裂而已]
我也渴望有小思的木櫃。

看得想哭。
你以為世上只有你一個笨人,
其實,不,再傻的,總有同道中人。

收藏背後可能只是一種可悲的渴求
彌補失落的痛苦。
人家收藏財富洋房跑車名牌名涵男友女友……
我收藏 文字。
在文字中瞥見秩序,
在留存中發現美德,
在瑣細中發現知識。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但我知,如果還有下世,
我會是繼續 書寫 的人,
心。甘。命。抵。

或許,我的耐力,長久以來的耐力,由此而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