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星期六

20140329_《觸不到的她》

藝術的存在,是因為對現狀的不滿。
愛電影,在虛幻故事流自己的淚,
是回應世界的一種殊異方法,是一種流浪欲。
------------------
Walter Mitty 後,又一大作。
好多反思。好。沉。重。
唯一喜悅的是,
主角代寫情書的工作太迷人了。
男人的感性比女人的感性要感性上千萬倍。
-----------------
與其說是觸不到的她,
不如說是觸不到的愛。
人人都渴望愛而不可得。

說穿了,當代愛情的面相是,
害怕孤獨,欠缺真正溝通,逃避深層交流,
更多的是因為完成某個人生進程、
人生規劃,又或滿足社會期盼。

當代人以為愛情可以填補空虛,
其實不。
真相是,只有投進愛情,
才可體會圓滿的孤獨,
因為無時無刻都有了兩個人的想望。
別為害怕孤獨而投進愛情。

至於科技?
我們以為是輔助生活,
繼而是填滿生活,
最後卻是搾取生活,
反成了被控制的,
連面對真實感情的勇氣都溶掉。

在令人迷茫的生活中,
在令人混亂的思緒中,
要找回撿拾收集起散落的自己,
好不容易。
需要高度醒覺,與誘惑保持距離,
對自己極度坦白。

或者,在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
能遇上一個可以令你打開心扉的人,
經已好不容易。
你仍希望放下過去,毫無保留。
------------------
要不是給掛上一個傷感結局,
愛上電腦程式,絕非不可能罷。
還蠻欣賞這種柏拉圖式的神交戀愛。
一種最純粹的愛,走進彼此的思海,
不為條件,不為外貌,
不為虛榮,不為現實,
似捉不住的無形,
卻是最深度最實在的交流。
-----------------
電影喚醒了我,我失落,
因為,我清楚知道,
那種對愛情本質的探求只能發生在我的想像中。
現實裡頭,愛情本質的探求是大冒險,
大部分人都不會問,
愈問愈傷心,知得愈少愈好
---------------
寞名失落來襲,如洪水,
但我憶起電影裡頭最甜的一席話,

“I love the way you look at the world.”

20140329_Her

Such a heavy movie after which
I can’t resist from self-reflection.
I mean. Non-stop.
Together with the heavy sky of Sunday.
With fog everywhere, especially in my mind.

The reflection of love.
The reflection of who we are.
The reflection of how to make a good relationship.
The reflection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e reflection of technology.
The reflection of the meaning of life.
The reflection of …

The music, the background music,
Just drive one into the vortex of deep thought.

We’re all crazy in love.
I can see the pain that he feels,
The struggle to get rid of the past,
The courage to embrace new start,
The joy to fall in love,
The kind of disappointment once encountered.

Sweet for the first half and sad for the remaining half.

The protagonist is so lovely and sensitive.
Like I'm obsessed with little things in this world.
Man that cries is sweet.

“I love the way you look at the world.”
To love without body touch,
solely soul and spirit.
I wonder. If it’s possible?
That’s the deepest way of love, I suppose.

“What’s marriage?”
“It’s difficult but… feel so good to share your life with somebody”
That’s the warmest way of love, I suppose.
At last, it is technology that controls us.
We can’t escape from real emotions that only human can give,
Either good one or bad one.
And this is only the real emotion that
makes us precious than any others in the world.

It reminds me of the movie years before
“Never Let Me Go” -
I don't let the fantasy go beyond that. I can't let it. I remind myself I was lucky to have had any time with him at all. What I'm not sure about is if our lives have been so different from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we save. We all complete. Maybe none of us really understand what we've lived through, or feel we've had enough time.


20140321_《翻譯》

追本溯源不遂,
不知何時愛上翻譯。

有時覺得翻譯像人生,帶著珈鎖跳舞,
你可以發揮,但總不能偏離原文。
人生,也就帶著不少羈絆,
就算你任意狂奔的走,也不離很多既有路程。

有時又覺得翻譯很神聖,
它令一個人的思想能夠在另一文字世界、
另一文化國度游走。

歸跟究底,都是愛文字。
愛文字的人都特別感性,傷春悲秋。
我想,同學或多或少也愛文字。

最近的傳譯課,
老師找來不同的同學分享,
然後再找一個同學當傳譯員,
每趟都異常感動。

喜歡聽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分享,
上回是旅遊,今回是眼科手術。
邊聽邊用筆摘錄,
雖然來到星期五的晚上特別身心俱疲,
不過仍享受短短十數分鐘的分享。

在這些分享裡頭,
除了自覺渺小之外,
也終於發現,
喜歡翻譯的原因在於能涉獵不同的議題,

從漂亮的文字載體閱讀世界。

20140319_《溫柔》

你一言我一語,
笑話情話反話,亦真亦假。
我笑我放聲我諷刺。

當下,我並不在乎內容,
或許,我從來都不在乎每一場對話的內容,
我尋找的,是氛圍,
在乎的,是對方,
一種暢所欲言無有阻隔的生命交流。

我事無忌憚,恣意縱情。
剖白內心,毫無保留,
揮霍情感,只求盡情。

米蘭昆德拉早就說過,
人或多或少是活於目光底下,
哪怕是眾人目光、愛人目光,
還是自己想像出來的目光底下。

也許,你有時覺得我過份賣弄聰明。
而我,不過是想在自己目光,
或對方目光中,
做個「有意思」的人。
「有意思」的定義很廣,
但在眾多定義中,
唯一共通的是,
不。庸。俗。不。淺。薄。

也許,你永遠都不習慣這種「有意思」。
一如眾多人,
只習慣既有的斯文與大路的溫柔。
但,我總認為,高尚的溫柔在心不在口。

口硬心軟,大忌也。
一句情話一個擁抱就溶化,
再聰明也是輸家。
而控制大局的,還是口裡甜的那個人。
而我,永遠也學不到,望塵莫及。

說到尾,我也是「假」,
因為我愚蠢地把一切溫柔逆向的放心內,
深不見底,也許世界末日之時,

你仍茫然不知。

幸福

幸福。很久未遇見這樣的高興。幸福是一種安身立命的感覺。而安身立命的背後是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有所愛的人,並有人欣賞自己做的一切。可能,有好多人會覺得我地好天真好傻,但正因為這份執著,我們知道就算生活現實、生存困難,我們依然可以在「制度」底下有所選擇,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價值觀。未忘座右銘:the true work of improving things is in the little achievements of the day。如果生活中一切可知是沉悶,一切預知是過慮,那麼一切未知最為美麗。我們總是不知道自己可以走那麼遠。感激所向無敵的檔友們、支持的好友們,以及路過的所有人。我愛你們!!

20140311_《三年》

就這樣,寫了三年,時日飛快。
多少滄海桑田變了樣?

就是三年前,我重新學習時代的寫blog
原因是,看到日本福島海嘯的威力,天災無情。

那時我跟自己說:
一日在世,都不要浪費,
盡情亦盡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隨心所慾的寫是其一。

然後,我發掘了更多更多想做的事。
希望做到那一刻要離開,都無悔。

三年,正是一個最好的回顧、反思。
看著自己的第一篇,又在青澀過往活一次。

懷舊

懷舊,懷念舊物舊事,
就是經歷過「舊」才能懷舊。
懷舊?
我們並非生於紙醉金迷的舊時代,
卻迷戀上一切舊年華的美好。
其實我們這代人又知道多少的「舊」?
或許,我們都沒有懷舊的資格。

說穿了,只是不滿現狀爛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