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星期六

20140329_《觸不到的她》

藝術的存在,是因為對現狀的不滿。
愛電影,在虛幻故事流自己的淚,
是回應世界的一種殊異方法,是一種流浪欲。
------------------
Walter Mitty 後,又一大作。
好多反思。好。沉。重。
唯一喜悅的是,
主角代寫情書的工作太迷人了。
男人的感性比女人的感性要感性上千萬倍。
-----------------
與其說是觸不到的她,
不如說是觸不到的愛。
人人都渴望愛而不可得。

說穿了,當代愛情的面相是,
害怕孤獨,欠缺真正溝通,逃避深層交流,
更多的是因為完成某個人生進程、
人生規劃,又或滿足社會期盼。

當代人以為愛情可以填補空虛,
其實不。
真相是,只有投進愛情,
才可體會圓滿的孤獨,
因為無時無刻都有了兩個人的想望。
別為害怕孤獨而投進愛情。

至於科技?
我們以為是輔助生活,
繼而是填滿生活,
最後卻是搾取生活,
反成了被控制的,
連面對真實感情的勇氣都溶掉。

在令人迷茫的生活中,
在令人混亂的思緒中,
要找回撿拾收集起散落的自己,
好不容易。
需要高度醒覺,與誘惑保持距離,
對自己極度坦白。

或者,在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
能遇上一個可以令你打開心扉的人,
經已好不容易。
你仍希望放下過去,毫無保留。
------------------
要不是給掛上一個傷感結局,
愛上電腦程式,絕非不可能罷。
還蠻欣賞這種柏拉圖式的神交戀愛。
一種最純粹的愛,走進彼此的思海,
不為條件,不為外貌,
不為虛榮,不為現實,
似捉不住的無形,
卻是最深度最實在的交流。
-----------------
電影喚醒了我,我失落,
因為,我清楚知道,
那種對愛情本質的探求只能發生在我的想像中。
現實裡頭,愛情本質的探求是大冒險,
大部分人都不會問,
愈問愈傷心,知得愈少愈好
---------------
寞名失落來襲,如洪水,
但我憶起電影裡頭最甜的一席話,

“I love the way you look at the world.”

20140329_Her

Such a heavy movie after which
I can’t resist from self-reflection.
I mean. Non-stop.
Together with the heavy sky of Sunday.
With fog everywhere, especially in my mind.

The reflection of love.
The reflection of who we are.
The reflection of how to make a good relationship.
The reflection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e reflection of technology.
The reflection of the meaning of life.
The reflection of …

The music, the background music,
Just drive one into the vortex of deep thought.

We’re all crazy in love.
I can see the pain that he feels,
The struggle to get rid of the past,
The courage to embrace new start,
The joy to fall in love,
The kind of disappointment once encountered.

Sweet for the first half and sad for the remaining half.

The protagonist is so lovely and sensitive.
Like I'm obsessed with little things in this world.
Man that cries is sweet.

“I love the way you look at the world.”
To love without body touch,
solely soul and spirit.
I wonder. If it’s possible?
That’s the deepest way of love, I suppose.

“What’s marriage?”
“It’s difficult but… feel so good to share your life with somebody”
That’s the warmest way of love, I suppose.
At last, it is technology that controls us.
We can’t escape from real emotions that only human can give,
Either good one or bad one.
And this is only the real emotion that
makes us precious than any others in the world.

It reminds me of the movie years before
“Never Let Me Go” -
I don't let the fantasy go beyond that. I can't let it. I remind myself I was lucky to have had any time with him at all. What I'm not sure about is if our lives have been so different from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we save. We all complete. Maybe none of us really understand what we've lived through, or feel we've had enough time.


20140321_《翻譯》

追本溯源不遂,
不知何時愛上翻譯。

有時覺得翻譯像人生,帶著珈鎖跳舞,
你可以發揮,但總不能偏離原文。
人生,也就帶著不少羈絆,
就算你任意狂奔的走,也不離很多既有路程。

有時又覺得翻譯很神聖,
它令一個人的思想能夠在另一文字世界、
另一文化國度游走。

歸跟究底,都是愛文字。
愛文字的人都特別感性,傷春悲秋。
我想,同學或多或少也愛文字。

最近的傳譯課,
老師找來不同的同學分享,
然後再找一個同學當傳譯員,
每趟都異常感動。

喜歡聽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分享,
上回是旅遊,今回是眼科手術。
邊聽邊用筆摘錄,
雖然來到星期五的晚上特別身心俱疲,
不過仍享受短短十數分鐘的分享。

在這些分享裡頭,
除了自覺渺小之外,
也終於發現,
喜歡翻譯的原因在於能涉獵不同的議題,

從漂亮的文字載體閱讀世界。

20140319_《溫柔》

你一言我一語,
笑話情話反話,亦真亦假。
我笑我放聲我諷刺。

當下,我並不在乎內容,
或許,我從來都不在乎每一場對話的內容,
我尋找的,是氛圍,
在乎的,是對方,
一種暢所欲言無有阻隔的生命交流。

我事無忌憚,恣意縱情。
剖白內心,毫無保留,
揮霍情感,只求盡情。

米蘭昆德拉早就說過,
人或多或少是活於目光底下,
哪怕是眾人目光、愛人目光,
還是自己想像出來的目光底下。

也許,你有時覺得我過份賣弄聰明。
而我,不過是想在自己目光,
或對方目光中,
做個「有意思」的人。
「有意思」的定義很廣,
但在眾多定義中,
唯一共通的是,
不。庸。俗。不。淺。薄。

也許,你永遠都不習慣這種「有意思」。
一如眾多人,
只習慣既有的斯文與大路的溫柔。
但,我總認為,高尚的溫柔在心不在口。

口硬心軟,大忌也。
一句情話一個擁抱就溶化,
再聰明也是輸家。
而控制大局的,還是口裡甜的那個人。
而我,永遠也學不到,望塵莫及。

說到尾,我也是「假」,
因為我愚蠢地把一切溫柔逆向的放心內,
深不見底,也許世界末日之時,

你仍茫然不知。

幸福

幸福。很久未遇見這樣的高興。幸福是一種安身立命的感覺。而安身立命的背後是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有所愛的人,並有人欣賞自己做的一切。可能,有好多人會覺得我地好天真好傻,但正因為這份執著,我們知道就算生活現實、生存困難,我們依然可以在「制度」底下有所選擇,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價值觀。未忘座右銘:the true work of improving things is in the little achievements of the day。如果生活中一切可知是沉悶,一切預知是過慮,那麼一切未知最為美麗。我們總是不知道自己可以走那麼遠。感激所向無敵的檔友們、支持的好友們,以及路過的所有人。我愛你們!!

20140311_《三年》

就這樣,寫了三年,時日飛快。
多少滄海桑田變了樣?

就是三年前,我重新學習時代的寫blog
原因是,看到日本福島海嘯的威力,天災無情。

那時我跟自己說:
一日在世,都不要浪費,
盡情亦盡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隨心所慾的寫是其一。

然後,我發掘了更多更多想做的事。
希望做到那一刻要離開,都無悔。

三年,正是一個最好的回顧、反思。
看著自己的第一篇,又在青澀過往活一次。

懷舊

懷舊,懷念舊物舊事,
就是經歷過「舊」才能懷舊。
懷舊?
我們並非生於紙醉金迷的舊時代,
卻迷戀上一切舊年華的美好。
其實我們這代人又知道多少的「舊」?
或許,我們都沒有懷舊的資格。

說穿了,只是不滿現狀爛如泥。

黑暗體驗館

“Most Beautiful Things in Life are not SEEN
But FELT by Heart”

在生活亂流中,
我們總是看得太多,聽得太多,說得太多,

卻,沒有讓我們更清晰。

20140207_《違心》

你懂違心說話的藝術嗎?
它有時是種彌償,想要平衡現實中發生的一切。
它有時是種毒刺,想要對方感受同樣的痛。
它有時是種自己給自己的訓條,話說了出來就必要做得到。
它有時是種自我催眠,想要成為自己口中的那種人。
它有時是種迷藥,想讓對方相信自己就是那種人。
它有時是種叛逆,想要拒絕成為某類人。

那一種違心都好,再違心也罷,
必然拒絕那種令人假快樂的違心,
因為這種違心最卑劣。

但,無論如何,它不竟只是說話。

唯有行為,才是對思想的真正表述。

20140130_《大夢想家》Saving the Banks

唔夠大嘅,又點叫夢想?
總是被外國人的天真稚氣所感動。

誰沒有一個帶著一生的童年回憶?
幾乎後來的一切,都在那時候形成。
有些看似毫不起眼的經歷,
卻足夠顛覆餘生。

有時,只想尋找一種純粹的快樂。
在小時候沒能做到的,或不能選擇,
然後老了,發現還可重來一次。
縱使有些缺失遺憾從未能彌補
我們還有把部分時間追回來的能力。

記憶總是帶有選擇性、排他性及模糊性。
回溯生命的源頭幾近史前探險,
伴隨著發現的快樂與哀愁。

感謝歲月流轉,
在年終歲末看見辛勞終點,
在新年伊始滿有幸福期盼,

讓人相信,凡事可能。

20140125_《白宮管家》The Butler

種族歧視、自由、人權,
從來都是貫穿時代的不老話題。

與生俱來的種族膚色,
已經決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命運。
雖然電影只是敍述了一個在白宮打工近三十五年的黑人的一生,
卻也是一幕幕歷史畫面的重現,
反映前進中的社會的精神面貌。

一個樸實的黑人,努力工作,
投入白人世界,改善生活,慢慢抬頭;
另一邊廂,兒子卻是黑豹黨成員,
無視自身安危,多年來顛沛流離,
甚至眾叛親離,以街頭抗爭,
喚醒同族人,以至當權者的良心。

父親選擇默默耕耘,
兒子則選擇激進抗爭,
同為捍衛黑人尊嚴,
卻帶來兩人仇恨分裂。

看著主角內心欲裂的矛盾,
歲月流轉,被抗爭者,更是被兒子的堅持所感動,
步入晚年,才喚起對自身深處的探問,
懷疑多年來的執著堅守所為何事,
終辭職引退,並加入兒子一方,
放下長久以來的恩怨情仇,
很動人的一幕。

“We got two faces, us…
And the ones that we got to show the white folks.”
這話道盡黑人長年累月在異鄉的蒼涼。

改革,從來非一朝夕的事,

社會慢慢前進,是無數犧牲所成全。

20140110_《朝聖》


在幾米的距離看到幾米,實在爽死了。
-------------------------------------------
正如沉祖堯說,
幾米的書是可以以十五分鐘的速度去完成,
不過,令人驚嘆的,卻是背後的無窮哲理。
事隔多年,
我再翻翻同一本著作,
看出不一樣的感受。

我記得,
我的第一本幾米叫《照相本子》。
中六那年。
是幾米著作中,我最喜愛的一本。

The Moments
把人生的停格輯錄起來。
把稍瞬即逝的心理狀態凝住。
光是書名已經讓人愛煞了。

接著該是為人熟悉的《向左走 向右走》。
光是引句已經觸動人心。
『他們彼此深信,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們相遇。
這樣的確定是很美麗的,但變幻無常更為美麗。』
感謝幾米告訴我們,
其實這並非愛情故事,而是一個有關人生無常的故事。
-----------------------------------------------------------






誰也不能想像,一個在廣告界打滾了十多年的人,
摇身一變就成為炙手可熱的繪本作家。
大部分時間,
我們人們都給了框框,
總以為這個環境這個工作,
就是一輩子。

其實,如果我們願意相信,
有能力相信人生滿多可能性,
並懂得細味意外欣賞無常,
光是這種相信經已是人生最了不起的美麗。

感謝中大用十年的時間邀請幾米,
誠意可嘉。
感謝幾米讓我在中大的山頭走走。
也感謝幾米強化了傻人的夢。

我想,藝術是這樣美好的,
讓人打開一個新世界,
在一個陌生的國度,

卻在裡頭瞥見那個還是很熟悉很誠懇的自己。

20140108_《痛》

感性而敏銳的人,都不好活。
最小的事都會牽動他們,
愛恨分明,大喜大悲。
快樂時可到盡頭,傷心時可達谷底。
有如何的意志才可以在這樣的敏感忍受生活?

過了很多年,他們以為自己可以不再那麼執著,
有幾年幾乎封閉謝絕,以為可以重新來過。
不,其實都一樣,
只是日子久了,忘了自己是什麼人。
因為在乎,什麼都在乎。
要麼一屑不顧,要麼要命的在乎。

他們活得很重,過份的重,因此太疲累,
但他們都習慣了,
習慣累,習慣痛,習慣不自愛。

愛情與傷害的共生關係,
有愛必有傷,
世上沒有不受苦不捱疼的愛。
----------------------------------
有時候愛情比時間還殘忍
把人變得盲目 而奮上顧身 
忘了愛要兩個同樣用心的人

你醉了脆弱得藏上住淚痕 
我知道絕望比冬天還寒冷
你恨自己是個 怕孤獨的人 
偏偏又愛上自由自私的靈魂

你帶著他唯一寫過的情書 
想證明當初愛得並不糊塗
他曾為了你的逃離頹廢痛苦 
也為了破鏡重圓 抱著你哭
可惜愛上是幾滴眼淚 幾封情書
這樣的話 或許有點殘酷
等待著別人給幸福的人 往往過得都不怎麼幸福

可惜愛上是忍著眼淚 留著情書
傷口清醒 要比昏迷痛楚
緊閉的雙眼又拖著錯誤 真愛來臨時你要怎麼留得
--------------------------------------
其實什麼都不求,

只在乎一個人的精神面貌。

20140105 《惜。字。如。金》

不要錯過是日的鏗鏘集。
獻給所有愛文字的人。
獻給所有為文字工作的人。
獻給所有 與時並進的 人。

忘了是什麼時候開始,就很努力的抄,
把一切心愛的句子生字都一一摘錄下來。
在我的學習年代還有一種閱讀計劃,叫ERS
最初是很目的性的,為了溫習英語,
當時天真的我深信,
如果同一個詞,抄寫時碰上五次,
該會學慬罷,而隨之我的抄寫該會愈來愈少。
把空白的簿記一本本的填滿,極費心神,
雖不證明學到什麼,但心裡很滿足。

慢慢地,變得很病態,
甚至妨礙了我的閱讀進度,
曾經想放棄,
但我知這個陋習,
總會像回力鏢一樣回到身邊,
後來,我接受了,
這個抄錄的病更一發不可收拾地擴展到英語以外的園地。

正如小思說,
文字需要人的愛,長久而耐力的愛,
抄寫是一種感情的注錄,
是她永恆的記憶所在。

我看過的,讀過的,
好像只有透過這一場筆與紙之間的運動,
才能把書中的什麼凝住、收藏起來,
並把書中的光注入血液中。
因為這種收藏,讓我體驗到一種 的瘋狂。

最近,一個了解我的友人提到,
我應該花上很多時間來filing我的東西,
而且我收藏的只有增無減。

對。
我已經忘了我抄錄過多少本簿,
都雜亂無章的。
分中英文,有時是跟作者的,例如村上、董啟章,
有時跟功能類別的,例如社科、文化、哲學,
有時跟地理位置的,例如香港、台灣……

慢慢,
已經掂不出輕重,分不出什麼類別。
收藏過的文章,
文化翻譯哲學旅遊文學藝術社科……
它們是割裂的嗎?
不。因為知識從不割裂,
而我亦從不割裂 [多半是精神分裂而已]
我也渴望有小思的木櫃。

看得想哭。
你以為世上只有你一個笨人,
其實,不,再傻的,總有同道中人。

收藏背後可能只是一種可悲的渴求
彌補失落的痛苦。
人家收藏財富洋房跑車名牌名涵男友女友……
我收藏 文字。
在文字中瞥見秩序,
在留存中發現美德,
在瑣細中發現知識。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但我知,如果還有下世,
我會是繼續 書寫 的人,
心。甘。命。抵。

或許,我的耐力,長久以來的耐力,由此而生。

20140103 《病發》

走進誠品。
文具病書病又發作了。
就站在那一角,
走進另一個世界。
好想一本一本的吞下去,
填滿那個枯燥乾涸的人生,
直至不再飢渴。

不時在思索,什麼是文藝?
於我,既是秘密傳教,
也是小數人的語言,

人們花很多換外在美,
文藝卻是最內在最幽秘對美的呼喚。


PS 作為Before Sunrise/ Before Sunsetsuper fans,難以抵擋誘惑。

20140102 《發夢王大歷險》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一個有關生活精髓的故事。
發人深省而不說教。
能夠在一年之始看的第一齣戲,
就是如此好戲,夫復何求!

Walter Mitty是社會上大部分人的投射,
養活家人,默默工作,靠發白日夢來逃避現實,
直至交友網站的員工問到可有做過值得一提的事,
才醒覺過來。

我們總是把那個最勇敢最會冒險的自己埋藏,
於是僅存的勇氣只夠我們發白日夢。

我們以為失去,於是尋找,
繞了一圈才發現曾在手裡。
但最終,我們明瞭,失去也不算什麼,
因為在世上,我們唯一可得的,
可握在手裡,心裡最該享受的,
就只有當下,無他。
Stay in it, the moment.

很喜歡戲中的LIFE’s motto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What’s your “Quintessence of Life”?


PS Bring me to the nature, to Iceland, right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