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5日星期五

下架上櫃-《黑夜之後》

看畢村上春樹的《黑夜之後》(After Dark)

非其新作,只是偶在商務書架上看到此書名,覺得蠻吸引,於是便從書架擲下,封面也匹配。對,我還依然是靠外觀憑感覺的膚淺俗物。要不是想到家中還有太多書待看,早就買了。

第二天又湊巧在田園碰上這本書,非買不可。下(人家書)架上(自家書)櫃。

當然不會期望它可跟經典《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相比,但閒來放在手裡輕鬆的翻翻也不錯。

我並沒有看過太多村上的作品,也未有看1Q84。聽聞風變,要知如何變,不如就由20032009 (pre-1Q84)的村上中長篇小說真空期入手,《黑夜之後》正是此期間村上唯一的中長篇。

《黑夜之後》是村上2005年的作品,講述由晚上1156分至清晨652分期間發生的事。他的作品總離不開音樂,還要是古典那種,一早已為小說預置分外有格調的埸景。書名就是來自《Blues-ette》爵士唱片的曲子《Five Spot after Dark》。

After Dark》,讓人浮想萬千的書名,既是現實時空的劃分,也是心靈幽暗的另一面、一反常態的一面。 村上似乎沒有要在小說中刻意表達什麼。這次比過往作品中的虛幻世界來得真實,不變的是一貫對人物心理狀態的細膩描寫。小說內的人物好像皆在黑夜中才更清晰,看到自己的幽暗面,幹與白天的自己大相徑庭的事、揭露自己正在逃亡的生活、陌生人吐心聲……

我們總愛把不想要的自己藏進陰影裡,但也還是存在的,並反而會成為控制我們的力量,讓我們做出自己從未想過的事。誰的人生沒有幽暗、沒有陰影?或許連自己都不知道我們把自己掩藏得多深。這是一個如何面對、接納自我的問題,將自己被壓抑的完全發揮出來,重回真實完整的自我。

村上的書,默默看著,總會遇上似曾相識的內心畫面。書內有一個我很喜歡的提問:為什麼我們大家都會走上不同的人生呢?書中主角高橋以一個三兄弟遇上天神的故事來說明。天神讓三兄弟自由滾動石頭,石頭所之處就可成為他們自己的盤地。最後只有大哥放棄山腳的畜牧草地,也不要山腰豐盛的水果樹,個性耐勞的他到了山頂,一心想要看世界。能夠有這樣的好奇心而無法壓制,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那麼,別讓自己「拿還可以的分數,可以考進馬馬虎虎的學校,找到馬馬虎虎的工作,然後馬馬虎虎的結婚,擁有馬馬虎虎的的家庭…… 從今天起,有事可做,有事可愛,有事可盼 (英國作家Joseph Addison),放眼世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