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日星期一

《天與地》之二

每晚放工回家,大約就是這個時間,《天與地》陪我晚餐。

一部好的作品,是可以引起迴響。就是在朋友席間,吃肉時,這陣子我們總會拿「家明」來開個玩笑。學生們口癢癢,開聲唱起歌來就是:如果 命運能選擇…… 一部你覺得好的作品,總是一部矛盾的作品,一些人讚好時,那邊廂,總有人強烈說著不好。

一部好的作品,是每次播放完畢,仍一點點東西殘餘你腦內,讓你反覆咀嚼、細味,而且你亦會自然反芻某些畫面、對白。你會開始移情、開始代入,想想如果自己是他,會做同樣的決定嗎?

一部好的作品,是代你說出心中所想,清楚地闡明你長久以來一直心有所感,卻從來沒辦法明白表達出來的那些東西。有時我們覺得孑然孤立,誰都不理解我們。我們身上那些更隱密的側面,或困惑,或罪惡,竟然在某個畫面、某句對白跟我們撞個正著。監製、編劇、演員表達了一種我們原以往只有我們自己才有所體會的心情。

然而,隨之而來,竟卻是無限矛盾的延伸。正因為別人的體會跟我們的體會撞個正著,我們發現自己並不如此孤立的同時也付出代價:我們也並非如我們想像般與眾不同。不過,這種「撞個正著」是窩心的,別人能感到我們所感,哪怕只是少數,你找到知音,找到同道中人,邂逅此君,何等幸運!

《天與地》正有這種力量,它是你跟我的故事,一個有關成長、矛盾、回憶、友情、愛情,有關理想的故事。曾經,無數次,我們想起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真正嚮往的生活,但當我們腳踏社會之際,才發現在心中的一切均沒有實踐,並且不停在現實打壓之下萎縮,連在心中存活的空間也給扼殺。

畢業後的工作讓人看到百樣人,不過大部分還都是同一種人。這個世代是一個被各種認知、主流擠迫得再沒有可能有想像空間的世代,以致我們光是看到一句 “The city is dying.”就有如此大的反應。注意:不是沒有想像空間,而是連有想像空間的可能也沒有。在秩序內我們迷失,除了預設的道路,哪裡都去不了。我走的跟你走的,並無兩樣。縱使心有不甘,故意選擇走殊途,終究也是同歸於盡。

如果我們是為了理想向前行,就如劇中的Band仔為了看show而上雪山,結果付上意料之外不可逆轉的沉重代價,在生命的軌跡留下一生的烙印。往後,還有說理想的勇氣嗎?

但我們總不能以天生無能或天資笨拙,又或是以過去曲折或現實殘酷為借口,選擇在那不太高尚的層面徘徊。因為我們早就知道現實是殘酷的,人生總沒有畢其功於一役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